南召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报告
索引号 | nzxrmzf/2022-00085 | ||
---|---|---|---|
文 号 | 召政文〔2022〕94号 | ||
发布机构 | 南召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
公开范围 | 公开 | 主题分类 |
南 召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申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创建工作的报告
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南召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县域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5乡镇3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3471.29公里,其中:县道5条全长160.97公里、乡道60条全长713.95公里、村道1770条全长2596.37公里。全县共有桥梁170座,全长6790.57延米。农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17.8公里,农村四级以上公路3198.45公里,占总里程的92%,县乡道二三级公路259.14公里,占县乡道总里程29.6%,农村公路有铺装路面3074.17公里,农村公路危桥33座1125延米,占桥梁总长度16.56%,15个乡镇均通三级以上公路,310个行政村均通四级以上公路。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努力建设,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南召县“四好农村路”工作全市排名第三,并且我县始终没有因农村公路工作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被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
一、创建优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南召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县四大家相关领导为副指挥长,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南召县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指挥部,多次召开四大家联席会、常委(扩大)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将“四好农村路”与提升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纳入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同步推进,制定下发《南召县“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南召县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助推“三城联创”和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南召县巩固交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引导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专班,指导组织实施,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服务;明确工作组人员的工作职责,推进路域执法查处、路政巡查监督、养护及时到位的发展机制。
(二)聚焦多点发力,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为确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扎实有效地开展,我县对照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标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1.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多次召开创建工作协调会,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各乡镇把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由县政府牵头,县交通运输局指导,县农村公路建设维护所负责落实,各乡镇政府积极协调配合,加大创建活动资金投入,按照创建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督导,各乡镇迅速行动,对重点道路全面规划整治。
2.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资金需求。县财政多方筹措资金,列支“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上级补助以所需资金。创建资金按照农村公路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要求,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创建实施方案》。宣传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和经验做法,营造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的良好氛围。
4.建立管理机制,指导活动扎实开展。县交通运输、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负责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的具体指导,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具体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加强检查指导,搞好综合协调。
(三)严格评价标准,建管养运全面规范。
1.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路网体系。近三年来,南召县政府多方筹措PPP资金、统筹整合资金、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地方债券等资金共计5.8亿元,推行“公路+产业、公路+旅游、公路+扶贫”模式,开展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共改建农村公路568公里,强化安全至上,努力加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三年以来,完成危桥改建73座5053延米,完成投资1.7亿元;处理安全隐患266公里,完成投资399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公路行驶的安全性。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了行政村通畅率100%及通达率100%,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覆盖率100%,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优良路率每年保持在80%以上,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加强法制交通建设,规范管理农村公路。形成“政府为主+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县财政逐年加大农村公路管理的投入力度,明确县政府、各乡镇、村作为县道、乡道、村道的责任主体,落实各自主体责任。加强法治交通建设力度。严格执行路政许可办结制度和路产路权抄告保护制度,2021年路政案件查处率达96%以上,结案率100%。建立公安交警、交通执法联合治超机制,在春运、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等,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全面查处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2%以下,营造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建立“智能交通+群防群治”的监管机制。实施对重要道路节点的全天候监控,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监测体系。在客货运驾驶员、出租车司机、养护工等从业人员中聘请兼职监管员,全面公开各级管理单位联系方式,发动群众监测路况路情,做到了损路坏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的管理体制。
3.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管理成效突出。第一责任落实到位。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各乡镇、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评选示范机制,对于综合考评结果一等、二等、三等奖的乡镇,分别给予通报表扬和奖金激励。同时,建立“县级督导、交通检查、乡镇自查”的督查机制,对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考核管理、奖励表彰等方面同时发力完成“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第二养护体系完善。为促进农村公路“三级四类”体系更好发挥作用,南召县本着布局合理、衔接紧密、全面覆盖、便于管理的原则,按照标准建成4个中心管养站和15个乡级养护站,实现了县有农村公路管理所及中心管养站、乡镇有管养站、村有管养室的“三级四类”养护体系,并通过分级管理、分片包干、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奖优罚劣等措施,保证管养工作的规范运行。第三养护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把县农路所管理经费和编制内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支付640万元;农村公路日常管护资金按财政预算收入的1.5%足额提取,每年县财政拨付日常养护资金880万元,每年按时支付到位。第四养护机制健全。南召县政府印发了《南召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强力实施“路长制”,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确保管养工作优质高效实施。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在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分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县道成立4个专业养护中心进行日常养护,组织乡道、村道成立管养站进行养护和管理。同时,成立2个路政巡查中队,开展路况巡查、隐患排查、报送灾毁信息、维护路产路权等工作,确保道路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进行专业处置。第五养护效果明显。制定了《南召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实施方案》,通过月考核、季评比、半年观摩、年底总评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全县农村公路养护覆盖率和好路率稳步提升。贯彻“治小治早”的预防性养护思想,杜绝“小病拖大、大病拖爆”。2021年县乡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村道经常性养护覆盖率达到68%,中等以上路况比率为72.92%。
4.构建农村运输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根据全县道路规划和群众出行需求,南召县进一步优化线路布局,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全县31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两公里”范围内通客车的目标。第一是打造南召全域公交新名片。我县投入6000多万元,共购置新能源电车105辆,9座小型客车8辆,全县参加村村通客运车辆共计205辆。充分的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重新对全县客运线路进行规划,优化老线、补充新线,研究确定新开通线路37条,恢复停运线路6条,共科学规划全县村村通客运线路63条。全县310个建制村通公交率100%,城乡公交票价按运行里程及路段实行2-3-5元阶梯票价,城区公交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免费乘坐,退役军人及家属持优待证免费乘坐。为更好的服务民生,振兴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农村客运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县政府每年补贴村村通公交462万元,补贴城区公交432万元,运营补贴时间为10年。第二是加强产业融合力度。推行“公路+产业、公路+旅游、公路+扶贫”模式,建设云阳—石头村—唐庄—云阳钢厂、南召县城-城郊乡国储林-鸭河环库北路-太山庙乡-皇后、云阳辛夷路-小店皇城-留山大沟-G345土门,县城-崔庄塔寺-马市坪傲坪-天池电站、马市坪-黄土岭-方冲-碾坪-G345头道河等凸显地域特色和公路行业特色的公路景观轴线。开通南召至五朵山、南召至宝天曼、南召至百尺潭等特色旅游班线,开通南召至青山水泥厂等矿产资源班线公交。第三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运行机制。县交通运输局与邮政公司成功签署《交邮合作框架协议》,鼓励利用城乡客运班线货舱运力资源发展小件快运、电商快递,实现行政村快递物流投递服务能力逐渐提高。第四是全面推进“路运并举”项目建设。为巩固我县省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成果,坚持重点推进投资6000万元交通旅游客运站项目、投资2.1亿元交通综合物流园项目,投资1.2亿元南召县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项目和投资8000万元南召县建筑建材固体废料回收利用产业园项目的实施,规划编制及前期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用地已经落实。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已完成8个,城区客运北站站房主体工程已完成;实现了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一体化。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智能化交通综合服务监控中心。
二、存在问题
一是路网建设资金缺口大。南召是山区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修路成本高,原有的农村公路总体等级偏低,历史欠账多,公路密度1.17公里/平方公里,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农村公路中二三级公路占比率较低改造提升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大政策资金宏观调控下,分配到我县的中央车购税比例较小,不能满足我县路网项目的建设需求。二是农村公路养护压力较大。近年来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原建设投资有限,附属设施不齐全,安保防护不到位,养护成本逐年攀升,现有的养护资金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还没有全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交通部门已将此问题向县政府汇报、与县财政部门对接,争取"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验收前财政部门予以解决。
三、下步打算
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工作,紧盯"四好农村路"创建标准,分解落实科学谋划。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乡村产业旅游路项目5个,升级改造公路10条,着力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新建改建村道130公里,改造危桥23座,水毁修复桥梁43座、漫水桥80座,建设安全防护工程3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等级路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县、乡政府责任,稳定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建管养运长效机制,推进建、管、养、运全面升级。着力提升农村公路质量,切实提高中等级公路比例、硬化率。三是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机构和队伍,健全爱路护路乡规民约。着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完善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标志、标牌、标线等的设置,努力实现县乡道路田、路宅分家,做好道路绿化及路容路貌整治。通过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和管理养护水平的提升,实现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畅水平明显提高,安全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明显提升,护全面得到加强,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