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 当好金牌“店小二” | |||
|
|||
主持人:在今天的优化营商环境系列电视访谈栏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南召政府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主任余国洋。余主任,您好!
南召政府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主任余国洋: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余主任,您好,结合咱们南召县营商环境的有关工作部署,咱们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承担哪些工作任务,具体是怎么做的?
南召政府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主任余国洋:一、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加快“智慧南召”建设。2017年,县委、县政府率先引进中科曙光入驻南召县,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政务数据资源应用;2018年决定以“企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立全国首个县级云计算大数据中心;2020年,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南阳地区运用大数据统领社会事业各项发展,先后在疫情防控、智慧党建、智慧统战、智慧纪检、政务服务等领域进行大数据技术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助力“万人助万企”活动顺利开展,将服务企业作为重要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深入联系企业排查解决矛盾问题,当好金牌“店小二”。
二、规范业务流程,实现审批服务最优。一是精简审批材料审批流程。按照“应减尽减”和“最小颗粒化”的原则,全面清理了进驻大厅事项的申请材料,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努力做到审批材料最简、审批流程最优和审批时限最短。二是深入落实首问负责制。进一步提升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单的标准化,做到“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示范一文本”,努力让群众少跑腿,实现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三是提高“四率”。即:提升“进驻率”,提高“网办率”,提升“办结率”,提高“满意率”。
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运行。一是实现政务服务大厅布局标准化。大厅设置了工程项目、市场准入、综合业务、跨省通办、全豫通办、不动产集成、老年人专区等多个功能服务区,构建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公模式。二是加强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设置了智能排队、自助申报、样表服务等便民服务系统和母婴室、填单台、等候区等便民设施。三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我县已实现了县直、乡镇108个单位网络的互联互通,下一步还要在主干网、县直及各乡镇实行下一代IPV6网络技术升级改造,争取早日与国家、省、市IPV6网络技术标准接轨。
主持人:近几年,咱们的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想问下余主任,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南召政府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主任余国洋:下步,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将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持续在审批机制、规范管理、服务水平、智慧建设、数据共享上发力,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政数中心将坚持产业为基、企业为根、项目为王、转型为纲、创新为要的原则,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以项目促增长、提质量、增后劲,夯实高质量发展后劲,在准确把握省“十四五”规划项目编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县域发展特色,谋划了《南召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原碳酸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建设及产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南召县数据智能型民生改善综合项目》等三个项目。
二是推进服务过程标准化。始终秉持“只设路标,不设路障”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全程导办、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依法公开公示许可事项、法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方式和办理结果;严格做到服务热情、办事严谨。南召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
三是持续改革突破,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狠抓落实各项举措,奋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五最”营商环境,为南召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