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部门 > 云阳镇

【打印】

【字体:

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2017-07-28 信息来源: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云阳镇行政辖区内的1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256个村(居小组,总面积152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北到双旗路,南至省道S234南侧200米,西至西坪村、南坪社区,东至云铸园区东侧,规划用地面积9.74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21—2030 年。

(三)城镇性质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召县副中心,宛北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生态旅游宜居型城镇。

二、镇域规划

(一) 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至规划近期2020年,云阳镇镇域总人口为9.5万人,城镇化水平67.36%;

至规划远期2030年,云阳镇镇域总人口为11.2万人,城镇化水平71.77%

(二) 镇域镇村结构规划

1、镇村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云阳镇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划分三级:镇区一中心村一基层村。

1)中心镇区:云阳镇区

2)中心村:东花园村、李楼村、陈沟村、山头村、朱坪村、杨岗村、大袁村(蚂蚁湾

3)基层村:除中心村外其他村庄

2、镇村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将云阳镇镇村职能确定为工贸服务型、综合型、农林型、辛夷种植型、花卉苗木种植型特色油桃种植型、风景旅游型。

3、镇村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采取点轴发展模式,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形成“一心两轴”的空间体系格局。

“一心”是指镇区核心发展区。

“两轴”以南北向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线,以省道S234为次要发展轴线。

(三)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1、第一产业空间布局

1)辛夷种植区。主要布局于镇域北部:东花园村、西花园村、杨西村等村庄。今后应注重辛夷的规范化科学种植,响应南召县“中国辛夷之乡”之美誉、提高产品产量质量,重视游人参与程度。

2)花卉苗木种植区。集中于镇域西南部陈沟村、狮子坟、下扁村、白行庄、大袁村、山头村、朱坪村、当中庄等村。今后要重点种植花卉苗木种植,重视游人的参与程度。

3)油桃种植区。集中于镇域东部唐庄、老庙村、杨岗村等村庄。依托现状唐庄万亩油桃园,扩大规模科学种植油桃与油桃观光采摘有机地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第二产业空间布局

1)产业集聚区。位于云阳镇镇区东部,重点发展铸造汽配、微型电机、服装制造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云阳镇工业基地、南召县工业发展副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深度,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2)机械制造工业园区。布局于李楼村东北部,对现状向东机械厂进行改造升级,重点发展机械配件加工业,拉长机械加工链条,积极打造以机械制造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3)能源产业。云阳镇利用镇域多山地丘陵的优势,在镇域南部白行庄、铁佛寺、当中庄,杨岗村、老庙村等村庄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型能源产业。

3、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1)旅游设施空间布局。积极开发老城历史文化资源、鹿鸣山景区、猿人遗址、楚长城遗址、石头村(传统村落)、韩信寨遗址、辛夷休闲观光、油桃采摘休闲观光等旅游资源,打造以老城为中心,南到韩信寨、北至楚长城遗址的两日游览区,建设中心镇区旅游接待中心。

2)商贸物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心”(中心镇区)“多点”(各村庄)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

(四) 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总体布局:一心两轴四片区

“一心”——中心城镇旅游服务中心;

“两轴”——G345及镇区至东花园;省道234;

“四片区”——历史文化名镇人文体验区、辛夷种植观光区、九里山风景观光区、桃花生态观光旅游区。

(五)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形成铁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相结合的行政等级体系和一级、二级、三级公路的建设技术等级体系。

镇域主要道路一览表

道路名称

镇域经过行政村

行政等级

建设技术等级

焦枝铁路

下扁-白行庄-大袁-山头-镇区

——

——

G345

西坪-狮子坟—山头-朱坪-当中庄

国道

一级

S234

下扁-大袁-山头-镇区-皇后乡

省道

二级

镇区—李楼-向东机械厂

乡道

三级

Y004

镇区-李楼-杨西

乡道

三级

镇区——李楼——东花园——西花园

乡道

三级

G345——杨岗——老庙

乡道

三级

镇区——朱坪——G345

乡道

三级

G345——陈沟——镇区

乡道

三级

各基层村连接道路

村道

在镇区规划规划新增一个汽车客运站,为客运交通服务。另外,在7个中心村各设有一个公交站点,加强镇区与中心村的联系。加强沿路农村地区的招手站建设。

(六)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供水工程

保留镇区西坪给水厂,规划新建给水厂一座,位置位于镇区学北路与兴隆路交叉口西北侧。在各中心村新建集中供水设施。。

2、污水工程

根据要求,排水体制在镇区采用完全分流制,有污水、雨水系统,在镇区的西南部位置较低的区域设置污水处理厂一座;镇域各村庄采用生态处理方式(沼气池、化粪池)独自解决,远期在各村庄地势最低处建设稳定塘。

3、电力工程

云阳镇电网供电电源由10KV主网辐射镇域村庄,电网内的10KV变电所基本上是单回线供电、单侧电源。

4、通讯工程

固定电话普及率约为60/百人,规划期内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增加邮政网点,同时在中心村设置邮政代办网点,开展综合服务业务,加快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

5、环卫设施

镇域垃圾量按每人每日产生1.0公斤垃圾计算,镇域至2030年垃圾日产量112吨。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

垃圾中转站:镇区设置垃圾中转站四处;中心村和特色村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集中堆放和转运垃圾;基层村设置垃圾收集点,集中堆放垃圾。

采用垃圾箱收集袋装垃圾方式或上门收集中转方式,垃圾箱的服务半径150-200米。远期全部实现垃圾密闭收运方式。

镇区按设置标准规划设公厕20座。中心村和基层村设置无公害公共厕所。

三、镇区规划

(一)城镇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镇区人口6.4万人;

2030年镇区人口8.0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724.8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3.25/人。

规划2030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900.9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2.62/人。

(二)镇区用地发展方向

整体向西向南拓展,实行东控西扩、北禁南拓的发展策略。

(三)镇区布局结构规划

规划采用集中连片式发展,强调用地布局的紧凑性;总体布局大致形成“四轴、三心、五组团”的规划结构形态:

1、“四轴”

由人民路、建设路形成的东西、南北向两条生活主轴,也是镇区未来的主要发展轴;由鹿鸣路形成的南北向经济轴,解放路作为镇区东西向产业发展轴,作为镇区发展的次轴;

2、“三心”

以镇区云北路、祥云路、东西大街、鹿鸣路围合的老城区及镇政府为基础规划为云阳镇综合服务中心;在人民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处,依托火车站的交通优势及现状商业基础规划为云阳镇商业中心;鹿鸣路与辛夷路规划鸭河南部新区中心。

3、“五组团”

结合镇区现状工业基础及工业产品交易市场,保留扩建镇区东部工业园区;

围绕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规划成河西、中部、河东、河南四个居住片区。

(四)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结合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于镇区外围,利于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居住用地与工业仓储功能相对分离,减少相互干扰,优化居住环境。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16.9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35.18%,人均39.62平方米。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管理用地

规划保留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老城社区居委会、云钢社区居委会、镇政府等用地,远期结合各居住片区新规划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新建区行政服务用地。保留并改建现有镇政府用地,作为全镇行政办公中心。

规划行政管理总用地9.5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06%,人均1.19平方米。

2文化设施用地

在中部居住片区建设云阳镇文化活动中心,满足居民日常娱乐需求,占地面积为3.8公顷;规划在河西居住片区、中部居住片区河南居住片区、河东居住片区分别设置文化设施用地。规划文体科技用地10.2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14%,人均1.29平方米。

(3)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机构总用地38.2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4.24%,人均4.78平方米。

4)体育用地

规划体育用地6.7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75%,人均0.85平方米。

5)医疗卫生用地

保留并扩建现有镇卫生院用地面积至1.27公顷,用于近期发展需要;在河南居住区规划一处卫生院,占地面积1.81公顷,用于满足长远的发展;在四个居住片区分别规划各规划卫生室一处,用于满足片区居民使用。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7.6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85%,人均0.95平方米。

6)社会福利用地

保留云阳敬老院并扩大规模,规划在民族路与辛夷路交叉口西侧新建一处养老服务中心。规划社会福利用地3.9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44%,人均0.50平方米。

(7)商业金融用地

集中商业和商业街结合布置,在各个片区设置商业中心,其中人民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商贸城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沿着鹿鸣路两侧布置商业,形成云阳镇商业步行街及商业中心。鸭河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东北侧规划新建一处花卉苗木批发市场;人民路与杏花山路交叉口西南侧规划新建一处特色农产品市场;镇区规划新建三处集贸市场。规划新建三处集贸市场。

规划商业金融总用地76.3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8.47%,人均9.54平方米。

8工业用地规划

镇区东侧规划云阳铸造产业园区,在产业的选择上应与区域产业发展相互分工与协作,力打造区域性铸造汽配、微型电机、服装制造产业基地;南召县重要的农副产品精加工基地,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规划工业用地59.7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6.63%,人均7.46平方米。

9仓储用地规划

仓储物流用地保留现状中国兵工物资河南分公司,南召粮库,结合焦枝铁路场站、工业园区布置,形成集中仓储物流片区,方便货物集散。

规划仓储用地32.60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3.62%,人均4.08㎡。

10公用工程设施用地规划

镇区工程设施总用地14.4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61%,人均1.81平方米。

(五)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规划省道234道路红线宽度30米;规划国道345镇区外部分红线宽度40米;保留现有人民路建设路的客运站与火车站,并扩大客运站的用地规模。

2、镇区路网规划

镇区形成“三横、三纵一环”的主干路系统。

主干路:贯穿于全镇区,是内部及内部与外部联系的重要依托规划红线宽度24-36米。

干路:主要是各分区和各街区内部联系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6-22米。

支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2-14米。

3、社会停车场规划

镇区规划的集中社会停车场共16处,结合商贸城、集贸市场、新建医院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49公顷。

(六)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一廊贯穿、两轴为脉、多点闪耀”

沿人民路、建设路形成城镇特色的交通景观轴线,沿鹿鸣路形成鹿鸣山视觉通廊,鸡河、鸭河滨水景观带自由布局,山水共生,形成多条景观廊道。组团中心形成景观节点。

(七)古镇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古镇保护体系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巷——历史镇区——古镇整体空间环境四个层次组成的保护体系。

1、核心保护区

云阳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保护区是南召老县城,以护城河绿带周围规划的慢行道中心线为界的内部区域,面积27.91公顷(418.65亩)。

2、建设控制地带

根据古镇历史格局,以及现有的传统风貌,将以核心保护区向外延伸,北至人民路,南至滨河路,西至军民路,东至鹿鸣路,共将41.21公顷(618.15亩)划入建设控制地带

3、环境协调区

以及古镇保护需要,以建设控制地带为核心,北至双歧路,南至南河路,西至鸡河路,东至鸭河路,共将264.12公顷(3961.80亩)划入环境协调区。

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规划(2030年)

用地面积(ha)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

1

R

居住用地

316.98

35.18%

39.62

2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7.55

9.72%

10.94


行政办公用地

9.54

1.06%

1.19

文化设施用地

10.28

1.14%

1.29

教育科研用地

38.2

4.24%

4.78

体育用地

6.76

0.75%

0.85

医疗卫生用地

7.63

0.85%

0.95

社会福利用地

3.96

0.44%

0.50

文物古迹用地

11.18

1.24%

1.40

3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76.31

8.47%

9.54

4

M

工业用地

59.71

6.63%

7.46

5

W

物流仓储用地

32.6

3.62%

4.08

6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65.77

18.40%

20.72

7

U

公用设施用地

14.47

1.61%

1.81

8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147.59

16.38%

18.45


公共绿地

82.07

9.11%

10.26

广场

4.35

0.48%

0.54

防护绿地

61.17

6.79%

7.65

9

E

水域

50.04

 

 

其他

19.11

10

H11

城市建设用地

900.98

100%

112.62

11

合计

城镇规划范围面积(ha)

970.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