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为贫困群众“拔穷根”开具“中药方”
我县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气候分界线,地形的立体性和气候的过渡性,使之成为南北植物兼有的“天然药库”,是辛夷、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的原产地和最佳适生地。我县设立中药材发展办公室,制订了《中药材产业“三个十”扶贫行动计划》,建设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十大种苗繁育基地,打造“十大道地药材”品牌,鼓励贫困群众利用山地、林地、荒地种植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名贵道地中药材,重点培育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中药材52万亩、270万穴,总产量7000多吨,产值3亿元。
按照“区域合理化布局、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原则,我县组织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农户签订新型定向带贫合同,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统一供给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的方式,培育发展辛夷、山茱萸、白芨、猪苓、黄精、连翘、重楼等名贵中药材,为山区贫困群众拔除“穷根子”开具“中药方”。据统计,该县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110余家,带动53个村1300余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
南召县双赢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小店乡4个行政村1.3万亩土地,投资3200万元建立万亩辛夷基地,栽植道地中药材辛夷60万株,辐射带动36户贫困户种植辛夷苗木180亩,年户均受益12000元。南召县太山庙乡横山村建设协鑫100兆瓦光伏扶贫工程,4000亩的山坡梯田里,在高架光伏板区间里,投资3000万元大面积种植适应性强、市场价格高,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的中药材连翘25万株,既呵护生态环境,又增加收入,该项目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2000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依靠中药材种植山区贫困群众找到一剂“钱”途光明的致富良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