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抢种、抗旱保秋工作的紧急通知
南召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抢种、抗旱保秋工作的
紧 急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当前,我县已进入秋作物播种、春播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受近段持续旱情影响,对夏播抢种和春播作物生长十分不利。为做好抗旱抢种、抗旱保秋工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今年全县预计秋作物播种面积68.1万亩,截至6月16日,已播种66.5万亩,占总面积的97.7%,还有1.5万余亩秋作物未播种上。5月份以来,我县降雨普遍较少,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可能将持续发展,抗旱抢种、抗旱保苗工作迫在眉睫。今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市政府和县政府已经签订秋粮生产目标责任书,下达了播种任务、产量指标。各乡(镇)政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抗早播种、抗旱保秋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靠天等雨的麻痹心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坚决打赢抗旱抢种、抗旱保秋这场硬仗,确保秋粮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二、宣传发动,全民抗旱
一是迅速抗旱抢种。“春争日、夏争时”,秋作物播种越早越好。坚决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广泛动员农民群众,挖掘一切水源开展抗旱播种,做到能浇尽浇、能种尽种,迅速掀起抗旱播种高湖。玉米大豆等播种最迟不宜超过6月25日,麦茬稻插秧要在6月20日前后完成。二是及时造墒播种。对墒情较好地块,及时抢墒铁茬播种,避免旋耕散墒,确保出苗整齐均匀;对墒情不足的地块,及时浇水造墒播种,或采取“干种湿出”的方法,播种后采用喷灌、畦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普浇一遍,确保一播全苗;对严重缺墒又无水源无法播种的地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有效降雨前3天抢时播种,等雨出苗。三是调整作物布局。如果不能在适播期内完成播种的,可调整作物布局,选用生育期短的中早熟玉米品种。丘陵旱作区无水浇条件的地块,应扩大红薯、绿豆等小杂粮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四是科学抗旱保苗。对已播种出苗的地块,要抓紧时间进行抗旱浇水保苗,促苗早发快长,特别要避免因干旱造成春花生果针不能及时下扎、春玉米“卡脖旱”等。五是抓好水源保障。水利部门要做好水源调度,发挥好大、中、小型水库,坑、塘、堰、坝和高标准农田等水利设施的作用,挖掘一切水源用于抗旱抢种、抗旱保秋。
三、科学施策,精细管理
一要查苗补种。作物出苗后及早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二要及早防治病虫害。玉米重点防治叶斑病、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水稻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大豆重点防治霜霉病、细菌性斑疹病和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等病虫害。三要化学除草。根据作物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施用时间、药剂用量,避免药害发生。四要中耕保墒。作物出苗后,要及时浅中耕,除草灭茬,松土保墒。五要追施苗肥。未实行种肥异位同播的地块要及时追施苗肥,保障形成壮苗养分需要。
四、强化督导,落实措施
秋粮生产时间短、任务重,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专家组进村到田,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抗旱播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短信、明白纸、农村大喇叭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抗旱抢种保苗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落实各项秋作物管理措施。要充分汲取去年抗涝渍灾害的经验教训,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分析研判旱情、雨情、水情、灾情发展动态,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防灾减灾措施预案,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县成立的4个“三夏”生产专项督导组,转化为抗早播种、抗旱保秋专项督导组,加强对各乡(镇)抗旱种秋、抗早保秋工作的督导,确保抗早保秋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2年6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