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2021年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 作业设计
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
作业设计
南召县林业局
二〇二一年九月
项目名称: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作业设计
呈报单位:南召县林业局
设计单位:南召县林业局
项目责任人:方明洋
实施负责人:唐 锋
技术负责人:孙 军
设计人员:毛俊宽 余 洲 王 良 王建勋 王 磊
石大强 辛 华
撰 ; ;稿:王良
审 ; ;稿:孙军
前 ; ;言
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搞好这项工程建设,是治理江河,减少自然灾害,建设良性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措施;实施这项工程,功在国家,利在自身,既为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又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一项荫及子孙、造福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召县是中央预算内国家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县之一,为了做好本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造林作业设计工作,我局成立了由3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和参加的项目规划组。按照省林业厅文件有关精神及下达我县的造林任务,依据《造林技术规程》、《封山育林技术规程》、《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等有关规程的要求,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县的16个乡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摸底调查,从中筛选出13个乡镇作为重点对象,并对其造林地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外业设计。按照省局的统一安排部署,2021年度我县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任务400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0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本次共设计420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500亩,封山育林21000亩,退化林修复10500亩。涉及城郊乡、留山镇、小店乡、云阳镇、皇后乡、太山庙乡、四棵树乡、南河店镇、白土岗镇、板山坪镇、乔端镇、马市坪乡、崔庄乡等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455个小班。工程总投资37896380.2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16800000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1096380.2元。
经质检组抽检,质量全部合格。同时收集了有关资料和技术档案,经过内业统计整理,在广泛征求听取县政府和有关乡镇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科学规划”的原则,编写了《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作业设计》,现提交规划设计成果如下:
1.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作业设计
2.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作业设计表
3.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作业设计图
目 ; ; ;录
一、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82178803 \h 1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PAGEREF _Toc82178804 \h 1
(二)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82178805 \h 1
(三)水文概况 PAGEREF _Toc82178806 \h 1
(四)气候 PAGEREF _Toc82178807 \h 2
(五)森林资源与植被状况 PAGEREF _Toc82178808 \h 2
(六)野生动物资源 PAGEREF _Toc82178809 \h 3
(七)自然保护区 PAGEREF _Toc82178810 \h 3
(八)社会经济概况 PAGEREF _Toc82178811 \h 3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PAGEREF _Toc82178812 \h 3
(一)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82178813 \h 3
(二)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82178814 \h 4
三、工程的规模、范围和布局 PAGEREF _Toc82178815 \h 4
四、营造林技术设计 PAGEREF _Toc82178816 \h 5
(一)树种选择 PAGEREF _Toc82178817 \h 5
(二)造林模型确定 PAGEREF _Toc82178818 \h 6
(三)林地清理和整地 PAGEREF _Toc82178819 \h 7
(四)造林方法和时间 PAGEREF _Toc82178820 \h 7
(五)幼林抚育 PAGEREF _Toc82178821 \h 8
(六)设计结果 PAGEREF _Toc82178822 \h 8
五、种苗工程设计 PAGEREF _Toc82178823 \h 16
(一)种苗来源 PAGEREF _Toc82178824 \h 16
(二)需苗(种)量 PAGEREF _Toc82178825 \h 16
(三)苗木规格 PAGEREF _Toc82178826 \h 17
六、环境与森林保护工程设计 PAGEREF _Toc82178827 \h 17
(一)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82178828 \h 17
(二)幼林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82178829 \h 18
七、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82178830 \h 19
(一)预算指标和定额 PAGEREF _Toc82178831 \h 19
(二)投资概算 PAGEREF _Toc82178832 \h 19
八、施工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82178833 \h 20
附表:
附图:
一、基本情况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3°12′-33°43′,东经111°55′-112°51′。东邻方城,西连内乡,南接卧龙区和镇平县,北靠鲁山和嵩县。境域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440.1万亩。总人口61.4万人。辖16个乡镇 ,340个行政村,3601个村民小组。
南召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秦岭山脉东延形成的伏牛山,绵亘于县境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东北部,大小山峰300余座,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最高石人山位于西北部,海拔2153.1米,诸山呈“弓”形自西北向西南和北、东北部蜿蜒展开,中部起伏平缓,向东南敞开,东南部最低,海拔143米,南部与南阳盆地相连,形成一个三面环山的“簸箕”形。地貌组合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兼有河川平地,其中中山区面职占全县总面积的7.9%,低山区占26.5%,丘陵区面积最大,占62.5%,平原最少,仅占3.1%。
南召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唐白河支系,多发源于县境西北部,向东南流,与山脉走向一致。最大河流为发源于嵩县玉皇顶南麓的白河,流入白河的河流有鸭河、空山河、留山河、黄鸭河、灌河、松河及其支流沟溪数百条,呈树枝状分布。全县水资源总量13.05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小型水库86座,堰塘2201座。
白河:自县境西北部进入后,穿越乔端镇、马市坪乡、板山坪镇、白土岗镇、城郊乡至南河店镇韦湾村注入鸭河口水库,而后从东南部出境,境内流长117公里,流域面积668平方公里。
鸭河口水库位于县境东南部,属大型Ⅰ类水库,兴建于1958年,1988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流域面积303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3.6亿立方米,既是南阳盆地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也是长江流域防洪的重要水利设施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重要补充水源。
南召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错的边缘,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寒。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8.8小时,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低气温-13.8℃,极端最高气温41.6℃,全县无霜期平均为218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69.3毫米。
全县现有林业用地204275公顷,其中有林地183468公顷,疏林地742公顷,灌木林地125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00公顷,苗圃地311公顷,无立木林地244公顷,宜林地6688公顷,活立木蓄积7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74 %,林木绿化率69.36%。
植物资源:南召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约有2800余种,属国家三级以上保护植物有金钱松、秦岭冷杉、麦吊云杉、胡桃秋、香果树、华榛、青檀、领春木、连香树、厚朴、杜仲、银杏、水曲柳、金钱柳、楠木等20科26种。
全县野生动物丰富约有30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对象有金钱豹、梅花鹿、香獐、斑羚、金雕、红腹金鸡、大鲵等18种。
南召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6月,当时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该自然保护区面积141082亩,全部为国有林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珍稀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全县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3601个村民小组,16.9万户,640759人,其中农业人口575321人,农业劳动力28.7万个,人均拥有耕地0.7亩。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835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85元。
1、《河南省林业局关于下达河南省2021年度林草重点任务明细计划的通知》(豫林规[2021]24号) 和《河南省2021年度造林任务明细计划》
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3、《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试行(豫林造【2008】253号)
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000-1999
5、河南主要造林绿化树种推荐名录(豫林造〔2019〕94号)
6《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6国家林业局
7、《封山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8、《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LY/T3179-2020)
9、《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林业局关于转发下达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天然林保护和营造林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豫发改投资[2021]565号)
10、《河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省级林业专项资金的通知》豫财环资〔2021〕59号。
1、坚持生态优先,因害设防;
2、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
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市场需求、种苗充足原则,突出地方特色;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造林质量;
5、坚持密切结合群众利益的原则,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2021年,省下达我县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任务20000亩,其中长防林造林100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本次共设计21000亩,其中长防林造林10500亩,封山育林10500亩。涉及城郊乡、留山镇、小店乡、云阳镇、皇后乡、太山庙乡、四棵树乡、南河店镇、白土岗镇、板山坪镇、乔端镇、马市坪乡、崔庄乡等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455个小班。
1、选择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以乡土树种的优良品种为主的原则,适当引进经过试验成功的新品种和新树种;
(3)尽量避免造林树种单一化,多树种多品种块状混交,且要有保护隔离树种,防止病虫害发生;
(4)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
(5)经济林树种、品种选择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兼顾所选树(品)种市场缺口大、人均占有量低、群众有一定种植经验和技术、高产、优质、种苗来源充足、没有毁灭性病虫害等。
2、选择结果
营造林工程设计共选择核桃、女贞、辛夷、玉兰、杨树、湿地松、马尾松、白皮松、国槐、银杏、山茱萸、五角枫、皂荚、花椒、漆树、连翘、杜仲、楸树等18个造林树种和栎类封山育林树种。共设计人工造林面积10500亩,栎类封山育林面积21000亩,退化林修复10500亩。
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模型参照《河南省立地分类与造林典型设计》,共分为33个类型,主要确定因子包括林种、造林树种、初植密度、整地、造林方法、苗木种类、苗木规格、间作等。(详见南召县2021年造林类型表)。
生态林采取适当密植的原则。其它林种依据《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林退发【2003】90号)以及造林地块的立地类型、培育目的、树种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确定造林密度。经过详细调查,我们决定采用以下造林密度:核桃每亩42株,品字形栽植,株行距4×4米;国槐、银杏、辛夷、玉兰、杨树、女贞、五角枫、楸树、皂荚、漆树每亩56株,品字形栽植,株行距3×4米;花椒、连翘每亩111株,品字形栽植,株行距2×3米;湿地松、白皮松、马尾松每亩167株,品字形栽植,株行距2×2米;山茱萸、杜仲每亩133株,品字形栽植,株行距2×2.5米。栎类补植穴每亩111穴。具体造林密度详见造林类型表。
造林前,对造林地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石块、杂草等,防护林造林地以不引起水土流失为原则,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待造林结束或林分郁闭后再进行清除,对弃耕地经济林要清除原有农作物秸杆和杂草。造林前必须进行细致整地,整地方式设计注意符合设计的林木生长的需要。根据不同小班的立地条件,本次设计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楸树、五角枫、杨树等规格为80×80×80cm, 国槐、女贞、漆树、银杏、辛夷、玉兰、皂荚等规格为80×80×50cm, 核桃规格为100×100×100cm,杜仲、山茱萸、花椒、连翘规格为50×50×50cm,马尾松、湿地松、白皮松规格为30×30×50cm,栎类补植穴规格为30×30×30cm。整地时间,提前一个造林季节,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
1、时间:冬春两季进行。
2、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前,剪除受损伤的根系及多余的枝条,并用泥浆蘸根,栽植时必须做到苗正、根舒、压实、适当深栽、不窝根,栽植深度一般比苗木原土印深10厘米左右。填土时把表土回填至苗木根部,当填土到2/3时,把苗木向上轻提,使苗木根部舒展并使苗木达到栽植所要求的深度,踩实,浇透水使土层沉实,然后覆细干土,防止水分蒸发。使用抗旱保湿剂的苗木栽植时,将所带的塑料袋解开或刺孔后再填土、踩实。栎类直播造林每穴点种2—3粒,播后先封表土,后封心土,封土深度以15公分为宜。保证穴面外高内低,并拣净杂草石块等。
幼林抚育包括中耕、除草、补植、松土、修枝、除萌、追肥、灌溉和林地间作等。五角枫、侧柏、皂荚、橄榄、湿地松、白皮松、火炬松、杨树、楸树、杉木、栎类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1-3次,核桃、辛夷、女贞、玉兰、山茱萸、花椒、杜仲要常年抚育。
在幼林郁闭之前,提倡林草、林农间作,以间作牧草如紫花苜蓿等和低杆豆科农作物如绿豆等为主,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域农民脱贫致富。
1、人工造林作业设计
营造林工程设计共选择核桃、女贞、辛夷、玉兰、杨树、湿地松、马尾松、白皮松、国槐、银杏、山茱萸、五角枫、皂荚、花椒、漆树、连翘、杜仲、楸树等18个造林树种。其中核桃24亩、辛夷1747亩、玉兰374亩、杨树2112亩、女贞463亩、湿地松310亩、马尾松533亩、白皮松375亩、国槐4亩、银杏20亩、山茱萸985亩、五角枫892亩、皂荚194亩、花椒84亩、漆树72亩、连翘2148亩、杜仲126亩、楸树33亩,总面积10500亩。
2、封山育林技术设计
(1)封山育林区现状
南召县2021年封山育林涉及崔庄乡1个乡镇、粮食川和韩庄2个村,共49个小班,设计封山育林面积21000亩。其中粮食川村5个小班、2045亩,韩庄村44个小班 、18955亩。该封育区相对集中连片,坡度25-34度,海拔500-1200米之间,土壤为黄棕壤,土层厚度在20-30厘米之间,PH值在6.5-7.5之间,立地条件差,郁闭度小于0.2,林木植被一直生长不好,为无林地或疏林地,但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栎类)根株每亩40个以上,符合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每亩40个以上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或疏林地的封育条件。主要灌木有黄荆、黄栌、连翘等,盖度30-40%;草本以黄背草、白草、蒿类为主,盖度20-30%。
(2)封育类型的确定
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封山育林区小班内有均匀分布的阔叶幼树幼苗栎类、萌蘖根株的现状和立地条件,通过封育措施,封育区预期能形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按照培养目的和目的树种比例全部为乔木型培育类型。
(3)封育方式
根据封山育林的目的和封山育林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各封育小班均在边远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恢复植被相当困难的区域,据此全部确定为全封,以利于尽快成为生态防护林。在封育期间,禁止实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
(4)封育年限
根据《 生态公益林导则( GB/T18337.1- - 2001)》中 11.1 的规定,结合封山育林区所有小班的立地条件和封育目的树种栎类在南召的生长速度以及演替规律,确定封育年限为5年,即从2021年至2025年为封育期限,在这期间,在林木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严格保护目的树种的前提下,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砍柴、割草等。
(5)人工巡护
由于封山育林区人为活动频繁,因此护林防火工作要纳入专门组织系统,同时调专职护林员进行巡护。根据封山育林区的条件,分片划段固定人员,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合理解决报酬,增强责任心,使护林人员尽职尽责,原则上2000亩左右确定一个护林员,需骋请护林员11名。对护林员严格考核奖惩,每天要记录巡山日志,每月巡山不低于25天。
(6)设置警示标志
封山育林区实行全封,为加强对封山育林区的保护管理,教育群众不进入封育小班从事不利于林木生长的活动,在封山育林区周界明显处,如主要进山的沟口、河流交叉点、主要交通路口等明显处树立坚固的封山育林标牌,安装机械围栏,安排专职护林员进行管护。在封育区大密度刷写封山育林标语,制定管护制度,把封山育林的目的意义、四至边界、小班面积、封育树种、年限、技术负责人、护林人员、护林公约、奖惩宣传到家家户户,达到人人皆知,营造良好的社会封山育林环境。
①封山育林标牌:本次封山育林设计标牌3处,使用镀锌板。规格为:宽1米、高4.5米、厚12厘米。制作要求:10厘米镀锌方管支架,面板封0.1厘米或0.12厘米镀锌板,图文丝印。底坐1米、高40厘米,栽上后每个立柱上焊接1米左右钢管。之后用拌好的混凝土填入,每个穴规格长1米、宽0.5米、深0.8米。
②机械围栏:本次封山育林设计机械围栏3000米。每5米设一根水泥桩,水泥桩总高2米,桩体红白相间,埋入地下0.5米,用混凝土固定,地上部分净高1.5米,从地面起每0.3米拉一根铁丝,共拉铁丝5根。
(7)人工辅助育林
①松土除草除萌: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的乔、灌树种采取除草、松土、除蘖、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
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有足够的母树群体,但林下植被盖度大或土壤板结的小班,结合松土除草除萌,开展人工促进整地措施,促进不同树种形成混交林 。
(8)森林保护
根据“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封山育林区的防火一定要纳入县、乡森林防火组织系统。
封山育林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并购置必备的器材药物,市、县森防站及时做好技术指导,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9)建立技术档案
以封山育林区为单位建立技术档案,封山育林调查规划设计文件、成效调查、补植补造及各类审批文件等均需归档,并按小班及时记载封育措施和经营活动情况等。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
3、退化林修复技术设计
(1)退化防护林情况
南召县天牛等病虫害、立地条件差等因素影响,部分防护林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生理衰退阶段,出现林木折断、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稳定性降低,生态防护功能退化甚至丧失,难以通过自然能力更新恢复。
(2)设计原则
①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修复。遵循森林发展演替、林木生长、树种分布等规律,合理确定修复方式,科学设定林分密度,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并配置形成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
②坚持严格生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将生境保护理念贯穿于退化防护林修复全过程,合理确定采伐方式,采取低扰动整地、预留缓冲带、保留珍稀植物等保护措施,加强对修复林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形成不可逆的影响。
③坚持先急后缓,突出改造重点。按照退化程度,先易后难开展修复活动。先行修复出现大面积枯死、濒死的成熟、过熟退化防护林及遭受严重灾害的退化防护林、粮食主产区的退化农田防护林、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的退化防护林。
④坚持生态优先,多效益兼顾。在满足生态防护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营者意愿,合理配置部分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树种,实行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在适宜地区,合理配置景观效果好的树种,提升森林景观质量。
⑤坚持依法依规开展修复,强化资源管理。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林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等,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确保修复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3)修复区域
南召县2021年退化林修复涉及留山镇、小店乡、板山坪镇、马市坪乡等4个乡镇、5个村、27个小班,共设计退化林修复面积10500亩。修复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坡度25-34度,海拔350-800米之间,土壤为黄棕壤,土层厚度在20-30厘米之间,PH值在6.5-7.5之间,立地条件差,郁闭度小于0.6,林木植被一直生长不好,为有林地。主要灌木有黄荆、黄栌、连翘等,盖度30-40%;草本以黄背草、白草、蒿类为主,盖度20-30%。
(4)修复方式及技术措施
①抚育修复
对病虫害发生的防护林区开展卫生伐,对其它退化防护林区按照间密留匀、去劣留优和去弱留强的原则,采取疏伐等方式进行修复,并根据林分实际情况进行补植补造。
a、抚育采伐
对因密度过大而退化的防护林,采取疏伐、生长伐方法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优先伐除枯死木、濒死木和生长不良木。
对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采取卫生伐,根据受害情况伐除受害林木,并彻底清除病(虫)源木。
b、补植补造
符合《森林抚育规程》中补植条件要求的林分,应进行补植补造。补植树种应尽量选择能与林分原有树种和谐共生的不同树种,并与原有林木形成混交林。
②综合修复
综合运用抚育、补植补造、林下更新等措施,清除死亡、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和无培育价值的林木,调整林分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和林分密度,增强林分稳定性,改善林分生境,提高林分生态防护功能。
a、抚育采伐
对因密度过大而退化的防护林,采取疏伐、生长伐方法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优先伐除枯死木、濒死木和生长不良木。
对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采取卫生伐,根据受害情况伐除受害林木,并彻底清除病(虫)源木。
b、补植补造
补植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增加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补植作业后,目的树种分布相对均匀,林中空隙地得到合理利用。
在不影响目标树种生长的基础上,补植主要针对林中空隙地、林窗林孔、缺窝断行和目的树种分布稀疏、保存率低、便于施工作业的地块,合理保留立地条件差、施工作业困难地块的灌草等原生植被。按照补植树种与现有树种能够互利生长或相容生长,防护性能良好、抗逆能力强、幼苗幼树有一定耐阴性、能在林冠下正常生长并与主林层形成复层混交林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和树种生物学特性,确定补植栎类,形成混交林。
c、林下更新
在修复的林分内,对非目的树种分布的地块(地段)及林中空地,采取林下更新、林中空地造林方法进行修复,培育林分更新层并促进演替形成为主林层。树种选择需考虑更替树种对现有林分生境的适宜性,考虑更替树种与主林层树种在林分营养空间层次的协调与互补,合理确定更替树种的成林目标与期望。
为了保证工程用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原则,本着“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使用当地苗木,杜绝外地不良苗木,苗木供应安排在县中心苗圃和造林地群众自育苗圃地。
苗木需要量根据每个小班的造林初植密度增加10%的苗木损耗量,设计共需苗木44276696株。其中核桃1008株、辛夷97832株、玉兰20944株、杨树118496株、女贞25928株、湿地松51770株、马尾松89011株、白皮松62625株、山茱萸131005株、五角枫49952株、皂荚10864株、花椒9324株、银杏1120株、杜仲16758株、漆树4032株、连翘238428株、国槐224株、楸树1848株,栎类补植3496500株。
坚持工程造林必须使用良种壮苗的原则,严把苗木质量关和检验检疫关,所有苗木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所规定I、Ⅱ级苗木标准。本次设计的苗木规格详见《南召县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造林类型表》。
在种苗来源上,以优先采用本县的优质苗木为主,不足部分就近调运的原则,在苗圃的安排上采取以国有固定苗圃为主,充分发挥群营临时苗圃作用的原则,优先选用皇路店苗圃、鸭河林科所苗圃、乔端林场苗圃这三个骨干苗圃所育苗木,群营临时苗圃所育苗木作为补充,实行种苗生产“三证”制度。
在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造林户意愿,由造林户自行购苗木,林业局按照国家规定将补偿资金拨付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政府再补助给具体造林户。
为了解决工程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本着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地力衰退、减少火灾发生、避免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原则,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措施:
1、工程造林与一般造林相结合,进行块状混交,尽量避免大面积纯林存在,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各种经营活动应防止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幼林抚育采用扩穴、松土方式,尽量保留周围植被,并将砍下的杂灌留于原地。对林内凋落物加以保留或就地掩埋。
3、选用良种壮苗造林。本工程建设使用的种子、苗木无论是进口、外地调入,还是自行培育,均需严格遵照植物检疫规定,避免用带病虫害的苗木造林。
4、防治病虫害,要使用毒性小、残留期短的农药,忌用剧毒及残留期长的农药。
5、项目区纳入全县环境监测系统,由专职环保人员及时监测并报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对新造林需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工程区各乡镇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站一个,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并购置器材和药物,市、县森防站及时做好技术指导,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控制病虫的发生和蔓延。
造林后管护工作立即上马,首先各工程区技术施工负责人逐级分别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承担合同规定的经济技术责任。要制定严格的管护制度,配备好护林员,并登记造册,交县林业局存档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制。
根据“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新造林地防火工作一定要纳入县、乡森林防火组织系统。
1、根据南召的实际情况,营造每株用工、苗木价格、护林员工资标准以及护林设施造价等详见《南召县2021年造林单价表》。
2、人工造林补助:人工造林国家财政每亩一次性补助800元。
3、封山育林国家财政每亩补助100元,用于设置标牌、设置围栏、刷写标语、设备购置和安装、护林房建设、补植和护林员管护等的支出。
4、退化林修复国家财政每亩补助600元,森林抚育采伐施工、种苗、栽植、管护等支出。
1、总投资
根据南召县实际情况,2021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总计需要投资37896380.2元。其中种苗费8496380.2元,林地清理费4200000,整地费8400000元,栽植费4200000元,抚育管护费12600000元。
2、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37896380.2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16800000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1096380.2元。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工程管理
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宽、环节多、任务重、投入较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严格组织管理,明确责任。市、县、乡、村各级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把工程建设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尤其是乡村党政“一把手”的肩上。全面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信息管理,对工程完成情况、质量、林木生长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制定奖惩措施,严格检查与监督,认真兑现奖惩,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活化经营机制,广泛吸纳工程建设资金
中央预算内投资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是国家财政补助性造林项目,市、县保证按要求足额配齐配套资金,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形成全社会建设长防林的局面。一是在实行“谁造林谁所有,认投资谁受益”的前提下,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形式,吸纳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长防林建设;二是结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确保经营者有50年或更长时间的林地使用权;三是制定优惠政策,保护和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四是对封山育林工程项目实施招投标制。组织专业公司进行招投标,中标后由专业公司负责施工管护。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高科技含量
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选用良种壮苗,引进推广优良树种;严把造林质量关;推广先进适用的治理、保护技术和成熟的治理模式,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林农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的整体素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4、依法护林,加强工程档案管理
造林后,管护工作要立即上马。首先,各项目区技术施工负责人逐级分别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承担合同规定的经济技术责任;制定严格的管护制度,配备好护林员,并登记造册,交林业局存档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制。其次,建立以小班为单位的营造林技术档案,记载整个小班的经营活动过程,一式两份(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造林技术规程》要求填写),一份由施工单位保存,另一份由县林业局存档备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