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部门 > 崔庄乡

【打印】

【字体:

南召县崔庄乡:修建“连心路” 共画“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3-11-03 信息来源:

修路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更是牵动广大群众的“心头事”。

昔日的泥泞小路已经消失,新修的沥青路穿村而过,群众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直以来,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小龙湾村两委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做好民生各项工作,以推进村内交通道路项目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全力推进,交通路网体系持续优化,乡村发展潜力不断提升,一条条畅通的道路犹如“连心路”,连接民心民意,增进民族团结,绘就最大“同心圆”,让村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指数大大提升。

小龙湾村是南召县崔庄乡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占地面积4平方千米,共有526户1860人,其中少数民族850余人,以满族居多。在2022年以前,小龙湾村内道路都还是沙土路,乍一看和一条田埂子没什么区别,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断裂,每逢雨雪天气,道路泥泞,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烦心路”。村民景文芳回忆,“那时只要下雨,想到田头看看作物都很难,村民们进进出出很是不便。”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提升改造农村道路是助力农村发展的第一棒,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2021年小龙湾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年轻的薛鹏高票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后薛鹏便召集村两委和群众代表,认真听取心声心愿,切实做好村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统筹谋划。大家结合村内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统一思想,形成了两条共识:一是道路不畅,落后的交通是影响小龙湾村发展致富的最突出问题,是制约一切的“拦路虎”,要把改善村内的道路作为小龙湾村向前发展的第一炮;二是全体干部群众要不怕吃苦,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一定要把村里这条“烦心路”换一换。

2021年底,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小龙湾村两委逐级向县统战部上报申请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该村路建设提升项目被顺利纳入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获取财政衔接补助资金75万元。此项目建设小龙湾村水磨上庄入村主路口至城郊乡罗坪345国道连接024县道,长2400米,宽3.5米,铺设6cm厚沥青面层及道路标线。建成后将使小龙湾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能够进一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小龙湾村民致富提供基础保障,“烦心路”将变为“暖心路”。

经费资金到位后,通过规范招投标的,施工方随即进场开工,科学确定了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合理规划基本农田区域和交通道路分界线,适当拓宽道路宽度,清除埋入表层的石块杂物,摊铺平整坑洼不平的路面,层层铺装压实基层材料,以两旁田埂为参照物加高路基以防止积水……各项建设工序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完成。

如今,小龙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平整干净的沥青路蜿蜒向前,通往村庄里家家户户的温暖灯火。每天一大早,只见村民们骑着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驶过,走在崭新的村道上,村民们脸上有微笑、心中有希望、日子有奔头。

民生事务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农村道路升级改造,不仅可以提升村庄的道路状况,方便群众出行,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带动产业,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条条村道,连接了各民族群众的心,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是群众满意的‘民生路’、奔向希望的‘致富路’,更是把各民族群众和党联结起来的‘连心路’。”薛鹏感慨地说:“接下来,我将继续和领村两委一道,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为契机,不断解放思想、提升能力、整装再出发,在这条希望的道路上,把好民生福祉‘方向盘’,让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