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召县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第二次会议第88号建议的答复函
张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对有关部门处理好‘辛夷之乡’‘玉兰之乡’与‘退林还耕’的关系”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走绿色富民路、打响玉兰产业牌,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着力培育玉兰产业的发展,打造以南召县玉兰生态观光园、南召县玉兰国际花木城等为代表的一批集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科普宣传、示范带动等为一体的花木园区;建设国家玉兰林木良种基地、国家玉兰花卉种质资源库、上海南召玉兰试验基地以及河南省玉兰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科研基地;培育出玉兰新品种11个,省级林木良种3个以及“南召辛夷1号”等3个河南省中药材新品种。
近几年,各地落实国家“非农化”“非粮化”政策,逐步控制苗木产业发展规模,苗木价格不高,销量不大。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
一、坚持科学规划。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为基础,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以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引领、打造品牌、融合三产为指导思想,实现稳面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引领玉兰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西安植物园、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加强国家玉兰林木良种基地、国家玉兰花卉种质资源库、上海南召玉兰试验基地以及河南省玉兰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等科研基地建设;开展以玉兰为主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良种选育、标准编制以及玉兰产品多样化研究。同时引进国内外玉兰新品种,积极申报国家林草局玉兰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
三、引导转型升级。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农化”“非粮化”政策,严格清退基本农田内、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不好的苗圃。通过苗木产品“新、特、优”的升级,提升苗圃的管理水平和苗木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结合当前玉兰种植情况,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发展种苗花卉,从大田育苗向容器育苗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从传统园林绿化苗木向多元化品种转变,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十分感谢您们对我县林业产业的关注和支持。
2024年4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