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南召县2024年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年7月24日,《南召县2024年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工作方案》(召发改〔2024〕176号,简称《方案》)印发实施。《方案》包括收购时间和质价标准、执行企业和收储库点安排、严格执行收购政策等10个方面的内容。
一、出台《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该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而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其核心目的是在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从而防止“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政府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保障其收入和利益。
二、《方案》对委托收储库点的资格条件提出了哪些要求?
政策明确规定了委托收储库点的基本资质条件,包括粮食收购资格、工商登记、农发行开户、自有仓容、仓房条件、设施配备、人员等基本条件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较高、三年内在收储销售出库等方面无违规违纪行为。委托收储库点由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合理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三、《方案》对优化收购服务方面提出哪些要求?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确保农民放心售粮、有序收粮,积极开展“绿色通道”服务。实行干部驻点负责制到各粮食收购点现场宣传政策、指导收购工作,协助化解矛盾、协调处理纠纷。规范收储企业服务措施,统一张贴“五要五不准”公告,使用统一规范的收购凭证,提供便民服务电话。
二是严肃纪律,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坚持一手抓收购、一手抓监管,加大对全区粮食收购工作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粮食经营台账建立、统计报表报送、“五要五不要”收购守则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维护种粮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推进监管创新,实现粮食收储规范管理。我区国有收储企业全面完成智能粮库信息化项目建设,发挥数字化平台的监管“穿透”作用,紧盯出入库、质量检测、收购结算等重点环节,实现售粮扦样、过磅称重等全程视频监管,实现数据有据可查、信息监管及时、为民服务高效的粮食收购监管新途径。
四、如何抓好《方案》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县政府领导下,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农发行南召县支行等四部门要强化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职责,切实推进政策的落实推进。
二是压实属地各方管理责任。县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依法履行属地行政管理责任,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对委托收储库点库存粮食数量质量、储存安全、规范管理等情况监管,督促问题整改,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委托收储企业要认真承担企业收储和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国家政策性粮食的管理安全、储粮安全、生产安全,落实日常管理措施,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提升县域群众最低收购价政策知晓率,使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相关部门要深入村社、企业开展“政策服务进万家”政策宣传活动,普及最低收购价方面知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知晓覆盖面持续扩大,经办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将温暖、服务、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