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部门 > 小店乡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打印】

【字体:

南召县小店乡: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 筑牢党员队伍建设根基

发布日期:2024-12-16 信息来源:

南召县小店乡: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 筑牢党员队伍建设根基


党员是党的肌体 “细胞”,是党组织最基本的力量,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坚实基础上,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的重点在于立足高质量、提升针对性、适应新形势,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推动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显著增强,以适应党的中心任务的新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着力锻造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一是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要严格执行和运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通过规范的组织生活,党员能够定期接受思想洗礼,反思自身行为确保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实效性,杜绝形式主义,促使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党性修养,保持政治敏锐性。各级党组织应加强对组织生活的规划与指导,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党员真正在组织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持党的原则。运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赋能增效,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基层党员的直接培训上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随着社会发展,流动党员数量增多,管理难度加大流动党员队伍具有去向难掌握、组织生活难参加、管理责任难落实等问题,一直是党员管理的难点。强化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共管责任和流动党员本人责任,做细做实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库,实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通过线上平台,如流动党员微信群、学习APP 等,确保流动党员能及时参与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管理。同时,明确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职责,形成协同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使流动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党员队伍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是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不同类型的党员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对各群体党员的作用发挥要求上不能搞“一刀切”。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实际,积极搭建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健全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承诺践诺等机制,引导党员以模范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探索建立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动员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丰富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内容和载体,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点,推动党员在志愿活动中把先锋形象树起来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新场域,党员作用的发挥也需要由网下延伸到网上。应加强党员网络言行管理,引导广大党员主动维护网络的清朗和正气,面对错误思潮、错误言行敢于和善于主动发声、正本清源,推动正能量形成大流量并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四是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必要措施。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机制、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机制、民主评议制度和不合格党员处置退出机制。在民主评议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员自评互评、群众代表点评、党组织总评”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明确不合格党员的判定标准,对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组织纪律涣散、廉洁自律松懈的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做好帮教转化工作仍无明显转变的,坚决予以清除。通过严肃处置,去除党员队伍中的不良分子,切实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激励其他党员积极进取,形成良好的党内风气,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始终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组织纯洁,不断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先锋本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