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工作总结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我校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专业能力提升、管理机制优化,着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一、筑牢师德师风根基,涵养育人正气
以“师德为先”为导向,构建“学习—实践—考评”三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
强化思想引领: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开展4次专题研讨会,撰写心得体会80余篇,引导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
丰富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师德教育系列活动——邀请3名校级优秀教师分享“扎根职教20年”育人故事,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观看警示教育片2部,明确“红线底线”。
完善考评机制: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学生评、同事评、领导评、家长评”四维评价体系,本学期完成首轮师德考核,优秀率达92%,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规范队伍管理,提升教师履职能力
优化岗位职责与考核:修订《教师岗位职责说明书》,细化“教学任务、教研成果、学生管理”等8项核心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加大“教学效果(占比40%)、技能竞赛指导(占比20%)、育人成效(占比20%)”权重,突出实绩导向,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直接挂钩。
深化“青蓝工程”建设:推行“骨干教师传帮带”机制,10对师徒结对,制定“三个月适应教学常规、半年胜任公开课、一年参与教研项目”的阶梯式培养目标。本学期,青年教师参与校级以上教研活动28人次。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省级8人次、市级12人次),涵盖“职业教育教学法”“产教融合实践”等主题;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分享“项目教学实施经验”“数字化资源制作技巧”等内容。
三、优化服务激励,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建立“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对在技能竞赛指导、教研项目、师德表彰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营造“尊师重教、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